大型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技术?传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费用高、复发率高?最新:血流导向装置—费用高、缺货(技术改进中)?国产:颅内覆膜支架—适应症狭窄?支架球囊辅助弹簧圈ONYX栓塞:费用相对低,操作难度较大,并发症高,报道少病情介绍?患者,女,71岁?头晕、视力下降1月,伴心悸、气喘1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NS:嗜睡,NS(—)?BP:/97mmHg?既往:慢性支气管肺炎、甲低?抗凝抗聚:按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常规术前18天DSA;血管迂曲,不合适覆膜支架!BOT(—)弹簧圈AXIUM3D20xxxx40LVIS3.5x20支架确认微导管位置LVIS“灯笼”技术再确认微导管位置Hyperfrom7x15ONYXml+ONYXml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消失术后第一天CT出院时患者状态!
技术分析(改进)
?1、弹簧圈在动脉瘤内均匀分布,有利于胶弥散。
?2、微导管在动脉瘤内中上部,减少重力影响,均匀弥散。
?3、传统球囊封堵瘤口的弊端:
a、充盈完全封堵担心压力太大导致动脉瘤破裂;而封堵不严或者球囊渗漏,会形成缝隙,根据流体力学,缝隙内血流加速,更容易“飞胶”。b、封堵瘤口造成载瘤动脉近端及瘤内高压,远端低压,胶更容易往远端弥散。因此海绵窦段封堵更安全;BOT(—)可不受5分钟限制。
?4、LVIS支架:先置支架有利ONYX在支架上“生长”,减少“飞胶”机率;LVIS支架“灯笼”技术增加瘤颈金属覆盖率,起血流导向作用;支架有利于内膜修复,减少复发。
小结
?通过技术细节的改进并结合LVIS支架“灯笼”技术的支架球囊辅助弹簧圈ONYX栓塞颅内大型动脉瘤取得初步满意的效果,费用相对低,操作难度也有所减低。临床疗效有待更多病例的观察和远期随访!转载声明:版权申明
文章来源:钟书医生作者:钟书Dr
更多精彩指南:
多种方法处理颅内复杂多发动脉瘤
医院田甜团队-血泡样动脉瘤
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介入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糖尿病足介入综合诊治临床指南(第4版)
支扩竟然能变成这个样子,快来学学火眼金睛!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上海专家共识
影像学引导肺癌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版
门静脉血栓TIPS及局部溶栓治疗
CT、MRI、超声,谁更适合引导微创介入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