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角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痘痘毁颜值,怎么办 [复制链接]

1#

当代年轻人的现状

那么

俗称的“痘痘”是什么?

“痘痘”学名叫痤疮,是年轻人中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常发生于面部、前胸和上背部等皮脂腺分布密集、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痘痘形成的原因

痘痘的形成机制多与皮脂腺增大、皮脂腺过多分泌皮脂、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致使毛囊口变小导管堵塞皮脂淤积在毛囊口和痤疮丙酸杆菌的过度增殖和炎症反应等原因有关。

如何科学祛痘?

痘痘是一种复杂的皮肤疾病,形成原因复杂,发生率与复发率高,如果不加以干预或自行挤破,容易留下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或痤疮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

日常护理

1

01

做好肌肤清洁

1

02

做好补水工作

1

03

选择合适的祛痘产品

那么到底如何科学祛痘呢?

柏燿君要分享干货了,快拿小本本记好~

原料推荐

U-Oliosome?TT5K

此处有惊喜

U-Oliosome?TT2K

产品功效

祛痘、抗炎

提高桃柁酚的稳定性和渗透性

搭配U-base?HydraG使用~

◆保湿、补水

◆促进细胞再生、伤口愈合

搭配U-ferment?V使用~

√预防及修复过敏

√及时止痒止痛

搭配U-active?RealVera使用~

△收敛紧致毛孔

△镇静修复

配方推荐

桃柁酚祛痘霜

原料成分

INCI名称

百分比例

A

2%

卡波姆

10.0

EDTA-2Na

EDTA二钠

0.03

汉生胶

*原胶

0.06

1,3丁二醇

丁二醇

3.0

HydraG

甘油葡糖苷/甘油

2.0

肌醇

肌醇

2.0

去离子水

52.49

B

16.18醇

鲸蜡硬脂醇

2.0

甘油硬脂酸酯/PEG-硬脂酸酯

1.5

聚氧乙烯-21硬脂醇醚

1.8

72

聚氧乙烯-2硬脂醇醚

1.2

HicosIOP

棕榈酸乙基己酯

2.0

VE

生育酚乙酸酯

0.5

C

EG

丙烯酸钠/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

聚物/异十六烷/聚山梨醇酯-80

1.2

DC

环聚二甲基硅氧烷

3.0

D

TEA

三乙醇胺

0.2

E

HXD

1,2-己二醇

0.5

HDP

对羟基苯乙酮

0.5

丙二醇

1,3丙二醇

3.0

F

TT5K

桃柁酚

5.0

V

叶酸/芽孢杆菌/大豆发酵产物

3.0

RealVera

枯拉索芦荟叶提取物

5.0

AML香精

香精

0.03

制造工艺

(1)准确称量配方中各种原料,用消*好的洁净器皿盛放;

(2)A相加入水锅搅拌(30转/分)加热至85℃;B相加入油锅搅拌(30转/分)加热至85℃,确保所有原料溶解好;

(3)打开真空泵开关,将乳化锅内真空度抽至-0.04mpa以下,将搅拌速度调至20r/min;抽A相入乳化锅,恒温85℃加入B相,均质5分钟;开冷却水降温至80℃,加入C相,均质3分钟,搅拌(30转/分)消泡;消泡后开冷却水搅拌(30转/分)降温;

(4)75℃抽真空-0.04mpa;

(5)60℃加入D相、溶解透明的E相,搅拌(20转/分)均匀;

(6)45℃加入F相,搅拌均匀;

(7)38℃以下排真空过滤出料。

外观:白色霜状

祛痘修复霜

原料成分

INCI名称

百分比例

A

2%

卡波姆

10.0

EDTA-2Na

EDTA二钠

0.03

汉生胶

*原胶

0.06

1,3丁二醇

丁二醇

3.0

HydraG

甘油葡糖苷/甘油

2.0

去离子水

61.48

B

16.18醇

鲸蜡硬脂醇

2.0

甘油硬脂酸酯/PEG-硬脂酸酯

1.5

NB-

聚甘油-3二硬脂酸酯/聚甘油-10肉

豆蔻酸酯/C13-16异链烷烃

1.0

HicosIOP

棕榈酸乙基己酯

2.0

VE

生育酚乙酸酯

0.5

C

EG

丙烯酸钠/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

聚物/异十六烷/聚山梨醇酯-80

1.2

DC

环聚二甲基硅氧烷

3.0

D

TEA

三乙醇胺

0.2

E

HXD

1,2-己二醇

0.5

HDP

对羟基苯乙酮

0.5

丙二醇

1,3丙二醇

3.0

F

TT2K

桃柁酚

5.0

V

叶酸/芽孢杆菌/大豆发酵产物

3.0

AML香精

香精

0.03

制造工艺

(1)准确称量配方中各种原料,用消*好的洁净器皿盛放;

(2)A相加入水锅搅拌(30转/分)加热至85℃;B相加入油锅搅拌(30转/分)加热至85℃,确保所有原料溶解好;

(3)打开真空泵开关,将乳化锅内真空度抽至-0.04mpa以下,将搅拌速度调至20r/min;抽A相入乳化锅,恒温85℃加入B相,均质5分钟;开冷却水降温至80℃,加入C相,均质3分钟,搅拌(30转/分)消泡;消泡后开冷却水搅拌(30转/分)降温;

(4)75℃抽真空-0.04mpa;

(5)60℃加入D相、溶解透明的E相,搅拌(20转/分)均匀;

(6)45℃加入F相,搅拌均匀;

(7)38℃以下排真空过滤出料。

外观:白色霜状

END感兴趣的小伙伴请联系您身边的业务员索样

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